包打听

    查看: 17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郑大五附院血管外科

    [复制链接]

    1298

    主题

    4

    听众

    741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6 23:00: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王兵,男,博士学位,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血管外科主任、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河南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血管外科学组主任委员等职务。十多年来,他长期奋战在血管外科临床第一线,以创新精神不断创造医学奇迹,先后在颈动脉剥脱术治疗脑梗塞、腹主动脉瘤切除、肠系膜动脉栓塞取栓、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等血管外科技术领域,有十多项技术填补了省内空白,成为我省医学界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


                          走过泥泞沼泽地,实现量变到质变


      血管外科是河南省医学界的薄弱环节,目前在国内亦尚处于起步阶段,因人才匮乏,省内很多医院都没有开设血管外科。

      “创业艰难百战多”,无论在哪一领域,任何人迈出的第一步都是非常艰难的。在这一点上,王兵毫不讳言,谈及进入血管外科领域初期的艰难学习经历,他用“前期的沼泽地、泥泞区”来形容。1989年,刚从河南医科大学毕业的王兵到郑州市铁路局中心医院(今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普外科工作, 1999年,到北京协和医院跟随中国血管外科创始人、中科院院士汪忠镐进修学习,汪院士严谨的治学态度给初入血管外科的王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对他以后的临床和科研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年多的进修学习,让王兵对血管外科有了充分的了解,也掌握了很多血管病的外科治疗方法。回到医院后,他用自己的所学技术率先在省内开展了多项手术,例如,在省内首家开展了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腹主动脉瘤切除手术、胸部动脉夹层、腔内隔绝夹层、布-卡氏综合症的根治手术、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等。2004年,他又去日本东京大学研修半年,技术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

      众所周知,高风险是血管外科手术的普遍特征,因此,一名优秀的血管外科大夫必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巨大的心理承受能力,能够做到遇“血”不慌,镇定自若。据王兵的同事介绍,生活中的王兵是一个豪爽大度、不拘小节的人,可是在手术台上,他却能用直径不到1毫米的血管缝合针细致地进行操作,直到把患者的血流恢复到最好状态,达到预期完美效果,真可谓是“胆大包天,心细如发”。在十年间,他走过了一个不断学习提高和创新的过程,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不断博采众长,开拓进取,在医学道路上迅速成长,日渐声名鹊起。


      十年,开展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千余例


      不断开展新技术、创新和改进手术方式,是王兵取得重要突破的因素之一。脑梗塞是一种高发疾病,2000年他在省内率先开展了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治疗脑梗塞,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据王兵介绍,过去一般认为脑梗塞是一种难以的治愈的疾病,近年来,通过增强脑部血流灌注而改善颅内供血,使很多病人的病情得到好转。王兵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对手术方式不断加以改进,通过解除颈部血管的斑块,达到增加脑部血液供应、减少中风的效果。

      迄今他已开展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上千例,为很多脑梗瘫痪病人解除了病痛。这个数字不只是在河南,即使在全国也处于领先地位。

      有一位脑梗患者,患病后语言和右侧肢体功能丧失,瘫痪在床时间达9个月,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病人及其亲属都感到非常痛苦。后来,王兵通过实施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对其进行治疗,在瘫痪9个月后,这位患者奇迹般站了起来,语言和肢体功能全部恢复。如今,他可以每天骑着三轮车到街上买菜,重新回归社会,找回了生活的乐趣。

      另有一位病人瘫痪在床8年后才遇到王兵。王兵通过双侧颈动脉手术治疗,使病人取得了神奇的效果:偏瘫失语的症状逐步消失,运动和语言功能恢复,生活上基本可以自理。此后,王兵把颈动脉内膜剥脱技术的相关研究申报了科研课题,2008年获得河南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在动脉血管疾病中,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一常见病,也属于多发病,很多人因不了解情况而延误治疗,造成下肢坏疽、缺血性坏死,通常会导致截肢的严重后果,因此致残率非常之高。为治疗这一疾病,王兵从颈动脉剥脱手术中受到启发,独创下技动脉硬化闭塞段分段内膜剥脱再通术,大大提高了血管通畅率,创新后已实施100多例手术,使很多患者血管再通,免受截肢之苦。2009年3月,在全国血管外科学术会议上,针对此类疾病王兵做了发言,在血管外科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较之动脉系统疾病,有些静脉系统疾病的治疗难度更高,风险更大。静脉曲张、动静脉瘘、肾静脉血栓等属于严重多发病,他采用规范化的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在河南省处于领先水平;开展的传统手术+电凝+激光+瓣膜修复的治疗更是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在10年间,王兵实施的颈动脉手术就达千余例。仅2009年,王兵完成的静脉系统手术就有600多例。


      胆大心细,成就血管外科全能专家


      在外科手术中,稍有不慎一旦碰到血管就有可能导致大出血,但是历经无数血管外科手术的王兵早已处变不惊。极高的悟性,又得益于二十余年来的勤奋学习和源源不断的学术交流、博采众长,使他的业务水平得到快速提高和跨越。

      他不仅在颈动脉剥脱手术方面跨越了“沼泽地”,而且,在全身其它血管疾病的手术方面也不断大胆创新,很有成就,多项技术领先河南。特别是在高风险的大血管手术方面,他亦练就了一手硬功夫,处理得心应手。腹主动脉瘤是一种极其凶险的疾病,常会引起患者血管破裂,导致大出血,如果不能及时控制各个血管并找到出血口,毫不夸张地说,病人有可能会在一分钟之内死亡。但是在郑大五附院血管外科,经王兵治疗的腹主动脉瘤患者都能得到成功救治,转危为安。即使遇到棘手的问题,有着丰富手术积累的王兵也能够另辟蹊径,达到用简单的方法处理复杂问题的境界,可谓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春节前,该科收治一名从外地转来的腹痛急诊病人,王兵通过CT血管成像及造影检查,发现是一例罕见的腹主动脉瘤。该动脉瘤的位置位于腹腔干动脉与肠系膜动脉之间,手术复杂、难度大,动脉瘤随时有破裂导至大出血的危险,王兵为其实施了动脉瘤切除及人工血管置换手术,获得成功。

      今年9月5日,由外院转入一位25岁的女性青年,该患者患有右侧颈动脉体瘤,约有鸡蛋大小,刚好长在了颈总动脉的分叉处(俗称“生命线”),手术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大出血或脑卒中的严重后果,王兵主任与崔文军大夫,先使用介入动脉栓塞控制瘤体出血,再行手术彻底切除瘤体。手术获得成功,病人术前的各种症状消失。据了解,该手术难度大,标志着王兵的技术水平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此外,急性动脉栓塞,包括下肢、肠系膜、腹腔干动脉、肺动脉栓塞等,栓子脱落极易造成血管阻塞,常危及患者生命。其中,肠系膜栓塞死亡率高达75%以上;肾动脉栓塞可以导致肾坏死的严重后果……王兵介绍说,针对此类疾病,通过彩超、造影、螺旋CT下的血管成象,找出坏死的器官,做到早发现、早手术,完全可以在第一时间挽救患者的生命,因此,此类手术可谓是“救命手术”。丰富的临床经验使王兵在处理这类疾病时得心应手、驾轻就熟。迄今为止,人体的很多血管栓塞手术他都做过,他利用自己的高超医技和丰富临床经验,及早为患者手术,取出栓子,保持了血液的畅通,危急之时,多次挽救患者的生命,大大降低了此类疾病的死亡率。

      他还改良和创新了布-卡氏综合症的术式。他把血管内闭锁的东西切除,把所有的血管控制,达到不狭窄、不渗血的效果,不但提高了治疗效果,还减少了治疗费用,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直视下布-卡氏综合症切除手术大大降低了并发症,从根本上治愈了这类疾病。

      王兵的得力助手、郑大五附院血管外科崔文军大夫不无骄傲地告诉记者:“在手术室里,我们主任那双手经常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血管破了他缝上,血管断了就接上,一根小小的血管缝合针在他那双大手的操作下灵活地上下飞动,有条不紊,巧妙娴熟,令人赞叹。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王兵在血管外科领域的造诣,也得到了同行的认可和称赞。2007年,在省医学会的支持下他创立了河南省血管外科委员会并担任主任委员。2009年,在该院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大力支持下,郑大五附院血管外科成立独立病区,吸引了全省各地及周边省份的患者纷纷慕名前来手术治疗。


      危急时刻,常常协助兄弟科室“救火”


      血管遍布人体各个部位,涉及到胸科、妇科、泌尿外科等所有外科。遇到血管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常常会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当外科医生涉及到一些高风险的血管问题时常感非常棘手。对于王兵来说,半夜被叫起来协助其他科室手术是常有的事儿,他戏称自己的工作是“与血奋战”。另一方面,由于河南省血管外科基础比较薄弱,整体水平较低,所以除协助本院其它科室的手术外,王兵还经常受邀到省内其它医院进行血管外科技术指导。

      2009年7月上旬,濮阳市有一6岁的小女孩儿在路边玩耍时被一辆农用车从腹部轧伤,造成身体多处血管断裂,生命危在旦夕,为挽救小女孩儿的生命,王兵接到邀请后迅速赶到手术台前。他与当地骨科、普外科医生联合手术,利用自己独到的技术为小女孩实施了髂股动静脉血管修复手术,成功地挽救了这名小女孩儿的生命。

      王兵的一名研究生形象地说,由于王兵经常和同事一起到危急的手术现场去抢救病人、协助手术,因此王兵和他的血管外科医生就像是一支“救火队”,哪里有需要就奔赴到哪里去。作为领头人,王兵理所当然地被人称之为“救火队长”。

      但是,远水救不了近火,事发之后,王兵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奔赴每一个事故现场。面对这种现状,他开始为河南省血管外科的未来考虑,不遗余力地推动河南血管外科向前发展。为此,他在全省指导多家医院开展血管外科,不遗余力地带教手术。目前洛阳、南阳、新乡、焦作、濮阳油田医院等多家市级医院已筹建了血管外科,并陆续开展起来了血管外科的诊疗工作。王兵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救火队长”这一特殊称谓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对王兵来说,除进取心外,做人还要有责任感,既然选择了做医生,就要热爱这个职业,对得起这个职业。血管外科有很多病人属于高风险病人,每次下班前,王兵都会细心查看一遍病人,确定他们安全后才会放心下班;有一次做动脉搭桥手术时,病人出现排异反应,反复大出血,王兵守在病房里整整10天没有回家,在他的精心治疗下,这位患者完全康复出院了。他的时间几乎每天都在手术室度过,很少按时吃过饭。正是对血管外科的这一腔激情,以及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还有超出常人的非凡毅力,才造就了今日河南血管外科的这位“领头羊”。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郑大五附院血管外科的医护人员逐渐把对王兵的敬重转化为实际行动,转化为为病人解决问题的志向和决心。该科护士长施敏曾经于2007年荣获河南省护士岗位技能大赛一等奖,在护理工作中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与王兵的配合相得益彰。科内医护人员也在临床和科研上奋发努力,全科共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承担河南省科技厅及河南省卫生厅科技攻关课题2项。目前,郑大五附院血管外科已拥有医护人员20余名,实力不断增强,团队日益状大,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医疗、科研和教学为一体的血管外科团队,一个有朝气、有追求、团结协作的集体。这个集体在该院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在建科短短的一年时间里,正声名远播,造福着更多的病人,散发出令人赞叹的光芒。

    若信息有误请反馈给 baodating.com 包打听 QQ 316905339 电话15036039321 马林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豫ICP备12024276号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