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2-7-18
- 最后登录
- 2015-3-22
- 阅读权限
- 90
- 积分
- 7413
- 精华
- 5
- 帖子
- 2587
 
|
短短几年里,许家印成就了舞钢最有活力的车间,他自己也获得了一个外号“小皇帝”。这个外号,包含着许家印在这个300多人大车间中的权威:技术上过硬,管理上言出必行,又善于处理跟下属的关系。
在鞍钢实习期间,许家印硬是把鞍钢全套的热处理技术、规程,全部“偷”了回来,全部手抄,数量惊人。陆岳璋惊奇地发现,能搞到这些规程,是因为许家印跟老师傅混熟了,关系非常好。这让他不得不感叹,许家印真有本事包打听,面子就那么大。
青年许家印的交友能力,可见一斑。
当时的一些细节,也展现了他“聪明”一面。比如他在车间做了个“热处理大院”,有人戏称“许家大院”,其中的休息室、会议室等,包括里面的桌子、椅子,都是用废弃的钢材制成的!车间里没有洗澡房,许家印就用厚钢板焊了一个洗澡房,这钢板极厚,可以制造坦克,最厚处都有10厘米。有人开玩笑说:“这澡堂子,连机关枪都打不进去,防弹的!”
虽然许家印也高谈阔论,但并非那种夸夸其谈之人。当时车间人挺多,差不多300多号人,并不好管,但厂里也认为他管得最好。其实他也没啥秘密,一个是用规范制度,再一个从严要求,还有一个是强调福利待遇。
还有这样一个细节,由于经常被其他车间的人讨教,许家印索性拍摄了一个《热处理在前进》的专题片,展示热处理的生产人员高效管理下的工作状况。这个专题片在1989年制作完成,曾在舞钢电视台反复播放,宣传意识还是很超前的。
许家印自己后来说,这在当时确实是意识超前,但并非个人高调。“对企业和产品,要高调;对个人,始终要低调。”所以成名后的他很少接受采访,也不愿意在各种房地产论坛上抛头露面,抛出观点。
这是他的“高低调”原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