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2-7-6
- 最后登录
- 2023-2-27
- 阅读权限
- 200
- 积分
- 1987
- 精华
- 17
- 帖子
- 429
  
|
太原晋裕汾酒公司的发起人张汝萍先生在公私合营的计划失败之后,并没有放弃,紧接着提出了私人合股经营的建议。他联络了一些在太原的汾阳籍官员,与杨得龄共同商议,拟在太原成立一个汾酒经销的有限公司。
当时杨得龄已经60周岁。他从14岁进酒坊学徒,18岁带班作业,21岁担任三掌柜,26岁出任大掌柜,已经在汾酒生产的小圈圈里摸爬滚打了46年。如果杨得龄思想保守,不思进取,那么这个汾酒制度改革的机遇就会失之交臂。但60岁的杨得龄却是廉颇式的人物,他选择了与时俱进,大胆改革。
1919年1月,晋裕汾酒有限公司在太原桥头街成立。公司总股本5000元。经营方式由义泉泳供酒。晋裕汾酒公司经销。杏花村的东家和晋裕公司的董事会,都聘任杨得龄为总经理。
杨得龄总经理在以往经营义泉泳的基础上,结合当时“有限公司”的一般章程,推行了新的会计制度,并形成了晋裕汾酒有限公司经营管理的“四项基本制度”。即股东代表大会制度,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三权鼎立制度,薪酬三三制,用人避亲制。
晋裕汾酒公司每年召开一次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三年一选,监事会一年一选。日常事务,各司其职。遇到重大事件,召开联席会议商决。历届董事、监事,除张汝萍等发起人外,以后陆续增选的有冀贡泉(汾阳人,时任山西大学法学院院长、山西省教育厅厅长等职)、傅瑶(汾阳人,时任山西省银行副经理)等许多山西省要员。
“薪酬三三制”:薪俸由月薪、红利、红包三部分组成,月薪按优良、普通、劣等三个等级确定。“红包”又名“赏钱”,一年只有一次,奖优罚劣;“红利”以入股额、利润之多寡决定,年底一次分红;月薪分三个等级,劣等留用一年,仍无长进,年终即行辞退,表现好可晋升普通级。在当时中国普遍使用的分配制度是年劳金制,而这种有特色的月薪制不仅有一定的先进性,并形成了激励和约束机制。真正实现了“干部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员工能进能出”。这样的管理制度,即便是现在大型白酒国有企业,也很难做到。
“用人避亲制度”:这是晋商的优良传统,也是杨得龄作为职业经理人的职业素养。从21岁担任酒坊三掌柜算起,到78岁从晋裕汾酒公司总经理任上退休,杨得龄执掌汾酒事业长达57年之久。到60岁时,杨得龄已是儿孙满堂,却无一个亲人跟随其左右。由杨得龄可以看出,晋商纵横中国商界500余年,是有原因的。
上个世纪80年代,国有杏花村汾酒厂招录了杨得龄老先生的一名曾孙女,是一名普通工人。这是笔者所知的杨得龄老先生现在汾酒厂工作的唯一后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