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2-7-6
- 最后登录
- 2023-2-27
- 阅读权限
- 200
- 积分
- 1987
- 精华
- 17
- 帖子
- 429
  
|
最近的受害人是中牟县的王先生一家。4月26号上午,王先生的母亲到郑州求医,在陇海路上的客运南站,他们就碰到了医托。两个人搭讪,说认识张教授,把他们带到了**医院,在郑州**医院,所谓的张教授简单询问后,说她得的是乳腺增生,随即为她开了药,就是24包这样的中药,花了1100多元钱。蹊跷的经历让他们感到心里不踏实,第二天王先生带着母亲赶到河南省肿瘤医院做了详尽检查,检查的结果并不是什么乳腺增生,而是乳房肿瘤。让住院做手术,幸亏没耽误,医托们简直是谋财害命!
王先生气愤之余,准备找**医院讨个说法。昨天下午,记者和王先生一家提着中药来到**医院。刚进医院的门,医院的工作人员就猜到了我们的来意。
“你们是来退药的吧?!”
退药退钱,医院显然不会这么爽快。他们说,医生和院长不在,等吧。
让等;医生是谁?不说;是不是正儿八经的医生?不知道。
等了半天,医院的工作人员说,张教授有事,来不了了。王先生拿出了省肿瘤医院的检查结果,工作人员看了看说,他们的医生可能误诊了,正常现象。
(同期)误诊也正常;就像感冒,有轻的重的,重感冒看轻了没事
这些重要能不能治病,医院的工作人员振振有词。
(同期)一人一方,现熬的,肯定治病
(同期)争吵:耽误了怎么办
记者在**医院的药房看到,很多中药材都已经发霉,有些上面还结满了蛛网。
(同期)那些药材不常用
发霉的药材,草率的诊断,怎么能够治病?!争辩了半天,医院终于答应退还了1100多元药费。
(同期)退钱
但是对于医院利用医托骗来患者一事,工作人员却一口否认。
(同期)我不知道
记者了解到,王先生一家并不是第一个受害人,用医托招徕患者,继而骗取他们的救命钱,对**医院来说,有悠久的历史了。早在3月23号,**医院就因为利用医托涉嫌诈骗被**部门立案调查,后来由于医托流动性大,证据不足,此案不了了之。没想到时隔不久,**医院的医托竟然再次纷纷出动。这样一家号称“政府核准”的医疗机构,难道真的不依靠依托就生存不下去吗?对这样昧心无良的的医疗机构,监管部门的监管又在哪里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