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打听

    查看: 211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河南武警医院 武警河南总队医院 眼科中心

    [复制链接]

    1298

    主题

    4

    听众

    741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20 09:04:0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河南武警医院 武警河南总队医院 http://www.wjeye.com/

        1、拥有十种屈光不正矫治技术,临床经验丰富,技术力量雄厚。  
        2、国内最早开展准分子激光手术,省内历史最长,已有15年历史。  
        3、技术精良,经验丰富,治愈各种近视、远视、散光10万余例,手术数量居全国首位,个体化手术量居世界首位。  
        4、追求卓越,不断更新,永保世界顶级设备(截至目前更新7台准分子激光机)。  
        5、9到80岁的病人均可选择个性化的治疗方法。  
        6、军人严谨的作风,精益求精的团队精神。  
        7、省内最早开展ACL(有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和ICL(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两大技术,攻克了超 高度近视眼矫治技术的难题。  
        我们的设备:美国博士伦Zyoptix217z100准分子激光治疗系统、ZyoptixXP角膜板层刀、Hanstome微型角膜刀制瓣、ZDW整合式诊断系统、日本TOPCON综合验光仪、ORBSCAN-眼前节分析系统、日本NIDEK非接触眼压计、角膜测厚仪、OPTEC6500眩光对比敏感度检测仪、日本TOPCON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仪、电脑视野计等  
        我们的专家:  刘苏冰 副院长/主任医师/武警部队眼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聂晓丽 主任医师; 买志彬 副主任医师
    若信息有误请反馈给 baodating.com 包打听 QQ 316905339 电话15036039321 马林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8

    主题

    4

    听众

    741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12-8-20 21:32:13 |只看该作者
    心系百姓送光明 追求卓越无止境
    2011-6-21 4:42:09 东方今报  


        建党90周年前夕,记者来到位于郑州火车站西出口处的武警河南总队医院,步入简洁明亮的眼科,所见所闻令记者感动不已:等待检查和手术的患者排成了长龙,医护人员忙得连水都喝不上一口却丝毫热情不减;墙壁上的留言栏里,患者贴上红色小纸条表达着深深的感激之情……   

    □东方今报记者  王东霞     通讯员  宋志红


        【领跑前沿】     设备国际一流,30年不懈追赶世界顶级水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引进先进设备方面,武警河南总队眼科总是不惜重金,大步走在最前方。

        如今,眼科检查室拥有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角膜板层切削刀、角膜地形图、眼前段综合分析仪等一系列屈光检查治疗设施。

        2008年4月初,他们再次施展大手笔,在全国首家引进了用于治疗近视的博士伦Z100+APT+XP治疗系统,该系统手术中的噪音小,可以制作出高质量的角膜瓣,从而保证手术的高质量完成,还大大缩短了患者的配合时间,提高了手术安全性。

        目前,眼科拥有最先进的ZIEMER飞秒激光,曾在国内首家将其应用于临床,与传统的INTRALASER飞秒激光相比,ZIEMER飞秒激光制瓣更简单,进一步发展的话可以全程不用刀,损伤更小。

        “有了好设备,才能更快捷,更安全地进行手术。”刘苏冰说,在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更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让治疗效果达到最佳。

        【奋发进取】     和谐团队,造就15万例安全手术“传奇”


        在付出心血和汗水后,刘苏冰让很多眼科案例都成为传奇。

        1996年,在全军和武警部队引进开发了当时国际上最先进的“准分子激光治疗屈光不正”项目后,在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刘苏冰组织进行了上千次的动物实验和自身尝试,成功地摸索出了一套成熟完善的手术流程和术后处理经验,整合了15种治疗屈光不正的方法,可以治疗50~3000度的近视、远视、散光,为国内眼科手术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她曾创下日手术132人261只眼的纪录,至今她仍保持每小时16只眼的速度。

        在保持准分子治疗技术领先的同时,刘苏冰率先在亚太地区开展CK(传导性角膜成形术)治疗老花眼项目,成为本地区掌握CK治疗老花眼技术第一人。

        帮助弱斜视群体,消除他们的痛苦,也是武警医院眼科所孜孜以求的目标。眼科是东南亚地区第一家开展视潜能开发治疗弱视项目,成功进行河南第一例后巩膜填塞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使眼科遗传病治疗有了新的突破。

        视潜能开发训练室,是眼科和新加坡合作的国内唯一视潜能开发训练室。眼科开展视潜能开发训练主要是针对轻度近视、成人弱视患者,及需求超常视力的特殊人群,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可以提高他们的视力,此项技术打破了成人弱视治疗的盲区。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兴旺。从医三十年,刘苏冰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承诺,也深深地影响着身边的同事,眼科人都以刘苏冰为榜样,学习她那种孜孜以求、不断进取的精神。眼科的团队以“团结进取、仁爱光明”为理念,在学科带头人刘苏冰的带领下,全科医护人员发扬能吃苦、能战斗、能奉献的精神,把患者的需求看成是无声的命令,在不断超越自我、超越极限中创造传奇。

        2003年刘苏冰任副院长以来,坚持亲临一线,带头上手术台,由她带领眼科团队进行的15万余例手术无一差错。

        眼科连续9年夺得总队“基层建设先进单位”,多次荣立集体二等功、三等功。眼科党支部也多次被总队、医院评为“先进党支部”。

        【心怀感恩】  用心服务,用情呵护,一切为了患者

        眼科人都以刘苏冰为榜样,学习她那种忘我的工作精神和视患者如亲人的热心肠,眼科的医护人员深深懂得,患者不仅要靠精湛的技术治疗眼睛,还要靠周到的服务温暖患者的心。

        高考刚刚结束,武警医院眼科就迎来了第一批手术高峰,六楼眼科已是人潮攒动,围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考生和家长,走廊、休息大厅早已坐满了就诊的人群。为了疏导大家有序就诊,眼科增派导医维持秩序,又增添了大批椅子供前来就诊的患者及家属休息等候。

        每年的暑期,眼科总是特别繁忙,加班到深夜是常有的事情,刘苏冰副院长都是亲自手术,一进手术室就是一天,6个小时不进食,像这样强体力工作要持续2个月的时间。

        “外地的学生家长来一趟医院更不容易,我们辛苦点,他们就会减少许多麻烦。”刘苏冰常这样说。为了减少外地患者来回奔波的麻烦,眼科手术量也总是一加再加。刘苏冰这种忘我的工作精神也感动了身边的人,眼科一名护士婚后三天就回到了工作岗位,正是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细心周到的服务温暖了患者的心,赢得了信赖。

        多年来他们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大力加强内涵建设,优化服务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的需求,在为患者服务的过程中,不断摸索新路,采取了“十星级文明单位”管理办法,将医护、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细化为10个方面的内容。

        【追求卓越】

         多少人,因她而重见光明

        “俺孩刚高考完,眼睛近视了,俺想让刘大夫给孩子做手术!”

        “刘院长,我们是经同事介绍过来的,请您帮忙看看眼!”

        在眼科,许多人都是奔着副院长兼眼科主任刘苏冰的名气而来的。

        “武警医院眼科拥有这样的知名度,得到那么多百姓的认可,和刘苏冰的付出是分不开的。”提起刘苏冰,熟悉她的人都这样说道。

        记者见到刘苏冰时,她正和病人交流。远远看上去她就像邻家大姐,亲切、温和,一点没有名医生的架子。而实际上,她获得的荣誉数都数不清。

        她曾荣获 “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 河南省“巾帼成材奖”、“百名巾帼科技成材奖”、河南省“三八红旗手”、“河南省首届优秀医师奖”、“河南省十大女杰”……

        但刘苏冰把这些荣誉看得很淡,帮助更多的人恢复光明、解除眼疾痛苦,才是她毕生的追求。

        经她手术的患者年龄最小的只有五个月,最大的达101岁,遍及全国所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远达新加坡、英国、新西兰、美国和加拿大等欧美地区。

        【大爱无言】  关爱化作甘泉真情遍洒中原

        高考的硝烟刚刚散尽,不少考生就想趁着假期改善视力,通过手术摘掉眼镜。体会到学生的不易,也为了让他们尽快拥有清晰视野,武警医院眼科特针对考生推出优惠活动。凭“考生高考准考证”,就可享受手术费600~3000元不等的优惠幅度。

        事实上,心系群众,让他们不因困难而失去光明,这是眼科人一直坚守的仁爱原则。

        2006年仲夏,得知三门峡20多名群众因患白内障无钱医治而失明。刘苏冰协调专车将他们接出大山,免费实施复明手术。出院那天,这些患者眼含热泪与她道别,当时的情景至今令人回忆起来仍热泪盈眶。

        从医30年,她总是把患者利益放在心头。丹江口大沟乡患者杨新红因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已经失明3年多,在当地多家医院治疗无望后,慕名赶到总队医院。交费时,杨新红从口袋里掏出油渍斑斑的600元钱。面对这样一个手术难度大,又付不起医疗费用的患者,刘苏冰积极向医院党委汇报,为杨新红减免部分医疗费用,还号召全科同志为他捐钱捐物。治疗一个多月后,杨新红终于重见光明。这个身高一米八多的大小伙竟激动地跪在刘苏冰的面前失声哭道:“刘大夫,让我叫您一声妈妈吧,是您让我重获光明!”

        战士孔涛,右眼患真菌性角膜溃疡,多名专家会诊后给出同一个结论:不换角膜的话,应赶快摘除眼球。为了获得人体角膜,刘苏冰连续打了两天电话,却始终如石沉大海,毫无回音。有人劝她放弃,她双眼一瞪:“一双眼睛代表一个家庭,要是你的孩子你咋想?”在与40多家医院联系,向国外发了100多份传真后,终于使孔涛重见光明。

        奉献慈爱永不变,挥洒甘霖在人间。刘苏冰带领下的武警医院眼科人,总是用无私的胸怀,倾情为患者服务。
    若信息有误请反馈给 baodating.com 包打听 QQ 316905339 电话15036039321 马林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豫ICP备12024276号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