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2-7-18
- 最后登录
- 2015-3-22
- 阅读权限
- 90
- 积分
- 7413
- 精华
- 5
- 帖子
- 2587
 
|
革命的理念甚至还被林觉民带进了杨桥巷17号的老宅中,在他的操办下,一个别开生面的女学正悄然在家兴起。
林孝颖觉察到儿子的离经叛道。1907年,他决定让林觉民离开家,离开新婚仅两年的妻子,东渡日本自费留学。
樱花浪漫的异国,此时正聚集着一大群忧国忧民的血性男儿,他们为之牵肠挂肚的,无时不是自己祖国的凄风苦雨。
为首的人叫孙中山,他领导的组织叫同盟会。
林觉民到日本不久就加入同盟会。
他到各处演说,语言与神态都极具感染力,被人形容为:“顾盼生姿,指陈透彻,一座为倾”。
除了说,他还写。《论立宪与教育之关系》、《论今日人心宜重古道》一篇篇檄文在他的笔下汩汩流出。
少年不望万户侯,他要望的东西,直到此时才真正清晰而彻底地升腾起来。
林尹民,林觉民的堂弟,早林觉民一年到日本留学,也是同盟会会员。林尹民体格健硕、孔武有力,曾拜师学少林武术,练就一身好武艺。
林文,也是福州人,与林觉民、林尹民同龄,在同盟会期间,三人形影不离,所以被人合称为“三林”。
林文出生于书香世家,祖居在福州华林坊,祖父是状元,曾任福州著名学堂正谊书院的院长;父亲是举人,也是当地知名人士。
在同盟会,林文以弥漫在诗文中的满纸忧愁著称。“落叶闻归雁,江声起暮鸦。秋风千万户,不见汉人家。”
故乡的千家万户,还都在没落的满清帝国统治之下,哪有一户是自由国民之家。
写下这首诗时,林文或许会想到三坊七巷,因为父母亡故后,是姐姐林氏在照顾他,也是姐姐资助了他留学日本。而作为沈葆桢的儿媳,林氏就住在宫巷,与杨桥巷相距仅几百米。
1910年11月13日,孙中山在槟榔屿召集黄兴等同盟会骨干举行会议,决定从革命党人中挑选几百名敢死队员,在广州举行大规模起义。
------
结婚六年,陈意映与林觉民聚少离多,然而夫妻恩爱,新婚燕尔的甜蜜仿佛宛在昨天,今天,再度归来的丈夫却异常忙碌,一天又一天地往外跑。
陈意映不知道林觉民在忙什么,父亲林孝颖也不知道。
|
|